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资讯 > 文章

山水之区星光璀璨丨“山水星光”,照亮未来

时间:2025-10-15 18:11:49   来源: 新华网   阅读量:6027   

洪山之上,创新风起;南湖之畔,星光渐明。

当高校的实验室与街区的咖啡馆仅一墙之隔,当院士的论文与市场的产品在同一片土壤生长,一座城市的创新图景,正悄然重构。

洪山区委、区政府以“山水星光”计划为笔,以环大学创新发展带为卷,在南湖硅巷落墨开局,写下了“三生融合”的生动实践,展开了“三新合一”的系统布局。

从今天起,我们将推出“山水之区 星光璀璨”系列报道,记录一座科教大区如何破解“有资源少转化”的时代之问。让我们一起推开这扇门,走进一个创新不再遥远、创业触手可及的活力洪山。

步行10分钟,从实验室步入孵化空间;转角遇到咖啡馆,创新点子在此碰撞;老旧街区焕发新颜,科技与生活“零距离”交互……这就是洪山区“山水星光”计划正在打造的南湖硅巷图景。

今年3月4日,洪山区科技创新大会暨加快建设环大学创新发展带推进会举行。会上,洪山区发布了引领未来创新发展的“山水星光”计划,拿出“真金白银”支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。

作为该计划的重要载体,洪山区将围绕高校周边区域,打造4个“山水硅巷”创新创业地标。其中,“南湖硅巷”以环理工大创新街区为核心,率先起航。

这些硅巷不仅是融合校区、园区、社区的创新空间,更将通过系统优化生态、生活、生产空间,夯实“三生融合”基底,让科技创新、城市焕新、消费革新在此协同共生,实现“三新合一”。

从“智力富矿”到“创新动能”

洪山区坐拥35所高校和60万名在校大学生,科教与智力密集度全国领先。

这里既汇聚了数十家科研院所、200余个创新平台,以及超过120家专精特新和1500家高新技术企业;也孕育了从广埠屯科技一条街、全市首家民营科技企业到中国第一根光纤的产业基因。

然而,这片创新沃土也长期面临“有资源、少转化”的困境。如何将高校的“智力富矿”转化为产业的“发展动能”,成为区域发展必须破解的核心课题。

如今,洪山区委、区政府下定决心,以“山水星光”计划破局开路,全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“山水星光”计划照亮大学之城

“山水星光”,名称寓意深刻。“山水”铸基底,“星光”谋未来,以“环大学”为题眼,走出一条“空间为骨、生态为形、创新为魂、人才为本”的融合发展之路。

“山水星光”计划包含五大行动:加速成果转化、助力创新创业、提升企业培育、焕新街区品质、开放消费场景。

同时,洪山区还发布了“星光科转8条”,从企业创新、平台建设、成果转化等多个维度支持科技创新,最高给予500万元支持。

南湖硅巷:三新合一的实践

在“山水星光”计划擘画的蓝图中,南湖硅巷作为率先启航的四大创新地标之一,被寄予厚望。

它代表的“硅巷”模式,是在城市中心编织一张创新网络,让人才、资本与灵感在有限的空间里无限碰撞。

楼上是实验室,楼下是公园,转角则会遇到咖啡馆,这一切都在靠近创业者们所熟悉的高校校园。未来的硅巷,将融合校区、园区、社区,营造高效而舒适的创业氛围。

“创新热带雨林”正蔚然成荫

南湖硅巷所在的环大学创新发展带,正在构建一个“政产学研金服用”一体化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圈。

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洪山协同创新院揭牌,武汉先进技术研究院开始运行,与武汉理工大学共建的星光概念验证中心、与中建三局共建的“AI+建筑”产业生态体系成功建立。

科技资金“拨改投”试点成效显著,首批6个近万平方米的“星创空间”建成启用,街区焕新八大工程圆满收官。

在持续完善的“1+N”政策体系的滋养下,已有近百项高校科技成果,从实验室奔赴市场蓝海。

点亮星图,照见未来

根据规划,洪山区将通过三年的初步建设,将环大学创新发展带打造为山、水、校、产、城深度融合的成果转化首选地、创新创业梦想地、新兴产业集聚地。

与此同时,这里也将成为城市焕新的示范窗口与双创融合的消费高地。

洪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洪山将努力建设成为武汉环大学创新发展带的核心示范区,并积极融入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布局,成为其重要承载区。

山水之区,星光璀璨。

漫步今日南湖硅巷,老街区正焕发新生命,旧空间已注入新动能。从楼上的研发中心到楼下的咖啡馆,从实验室的技术突破到市场的产品创新——这里,正在书写一座城市创新发展的生动故事。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
网站介绍 | 网站地图 | 联系我们 | 版权声明 | 广告服务

Copyright 2014- All Rights Reserved news.cczzc.com 版权所有 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19539号

中国投资信息网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,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   邮箱:hchchc0324@163.com